见秦正国表情依旧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,宋援朝正色对他道:“正国,在商业上契约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,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,可事实人性却是丑陋的,更是无法捉摸的,就算是再好的朋友将来也有可能因为一点点利益而翻脸。”
“我们是朋友,更是兄弟,大琪、顾杰,你们也一样,既然我们能走到一起就是缘分,我只想把我们的这份感情永远地持续下去,而不是将来因为一些小事闹翻脸。”
相比秦正国,李大琪和顾杰很容易接受宋援朝说的这些话,因为历史上沪海同西方接触的最早,沪海本土文化中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也最深,而且在沪海人的心里,正如宋援朝前面说的那句“亲兄弟明算账”是理所当然的。
但秦正国要改变这个想法就比较难了,因为他一直就没这个概念,而他的性格也导致秦正国比宋援朝他们更注重情谊,更容易相信人和口头的承诺而不是用所谓的契约来制约双方。
“好吧好吧,这种小事就按你说的来呗。”撇撇嘴,秦正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下来,宋援朝见此心里轻叹了声,看来以后还得多向他灌输这些思想,要不在他身上的悲剧也许还会再发生一次。
“无规矩不成方圆,我是这样想的……。”宋援朝当即就说起了自己的想法。
之前做衣架仅仅只是试手,现在宋援朝可不会像做衣架时候那样随便找几个人就开干,他准备一切从正规的来。
虽说如今开公司还是个梦想,就算是个体户这个政策也没下来,不过算算时间也快了,根据宋援朝所知,今年国庆节后国家就会对个体经营逐步开放,社会上会开始涌现出一大批在工商登记的个体户。
等到明年,也就是1980年,随着第一张正式的个体户经营执照下发,从而掀起了改革开放史上最重要的一幕,个体经营成为国营、集体之外的补充。
目前虽还没到时候,可宋援朝却打算先组建自己的团队结构,并以一个正式的经营体系来确定下来。
按照宋援朝的想法,先成立一家公司,当然公司的注册是不可能的,因为现在连注册个体户登记也是奢望。
可这不妨碍宋援朝和李大琪、顾杰、秦正国四人先把这事给定下来,明确各自的股权结构,明确公司内部的各自分工,等时机成熟后,再正式注册也不迟。
“我们四个人成立一家公司,或者说单位,当然目前国家还不允许正式注册,可我觉得随着现在的形势总有一天会开放。换句话来说,就像是合伙做买卖一样,每个人占多少份子,负责什么,先把这个明确下来,你们看怎么样?”
众人没想到宋援朝居然会心这么大,一时间面面相觑。
其实对于公司和股权结构,四人中大概也就秦正国缺乏些了解,李大琪和顾杰都是明白的。
沪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,又是曾经和西方接触、交流最频繁的地方,沪海人在这点比其他地方更有优势。
比如旧社会赫赫有名的“四大公司”就全在沪海,解放后公司这样的名称在沪海也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,直到十多年前才慢慢被“单位”所替代。
至于股权方面就更好理解了,就像宋援朝说的份额,股权从根本上不是什么外来名词,而是中国本土就有的,在封建社会上千年的历史中“入股”这个概念非常常见,只要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合伙做买卖就有入股的概念,就算是独立的买卖为了拉拢手下的掌柜和大伙计,东家往往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拿出些干股给与对方。
“我没问题!”李大琪第一个表示赞同。
“我也没问题。”顾杰点头道。
秦正国原本就大大咧咧,虽然他不明白宋援朝说的这些道道,但他相信宋援朝,相信他绝对不会骗自己,既然是这样宋援朝想这么弄就这么弄呗,他根本无所谓,所以也表示赞同。
“那好,既然大家都同意,现在就先明确两件事,第一件是股权结构,也就是我们四个人各自占多少比例。”
宋援朝提出了个建议,他准备按照总股100%来进行分配,四个人平均每人25%。但他的提议刚一出李大琪就表示反对,在李大琪看来这样分配对于宋援朝很不公平。
“援朝,无论是之前的衣架还是现在的复习资料买卖都是你想出来的,这本钱也是你出的,无论怎么说你理所当然要占大头,现在平均分太不合适,我可不能占你这个便宜。”
“宋哥,大琪说的对,这事本就是你领的头,怎么还分我们这么多,这不合适!”顾杰脑袋摇成拨浪鼓表示反对。
“我说援朝,我可不懂你说的什么股不股的,既然是出份子那谁出的多就多占,出的少就少占,我举得大琪和顾杰说的没错,你要弄什么公司什么股我没意见,可这样的比例分给我们不成了占你大便宜了?大家都是兄弟,占兄弟便宜的事我秦正国这辈子可没干过,也绝对不会干!”
三人全部反对这样的分配比例,这让宋援朝哭笑不得的同时又不由得感动。
对于宋援朝来说,其实赚钱什么他并不在乎,以他的见识要赚钱很容易,就算不做什么生意等到老房子拆迁后宋援朝贷款去买房坐等升值,短短十年就能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大批房子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重归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:(m.xinqiaoxs.com)重归黄金年代新桥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